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林、实习生黄萧嘉,通讯员来穗宣报道:7月21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2015年度积分制入户指标为5000个,其中4500个指标用于来穗人员积分制入户,由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组织实施;500个指标用于民办学校教师入户,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变化:入户指标今年增至5000名
积分制入户制度从2011年起组织实施,2011至2014年每年入户指标均为3000个,目前积分制入户每年3000个指标已经连续实施4年,社会各界对增加指标的呼声较高,每年有不少舆论媒体、百姓热线呼吁增加指标。市有关领导也多次批示要求进一步研究增加积分入户指标,多吸引低学历又是广州目前急需的技能型专才。
增加积分制入户指标可扩大引进各类技能型专才范围。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透露,对2014年积分制入户初审通过申请人与实际入户人员相关数据分析比对表明,如果增加指标至4500名,入户人员的年龄结构更加优化(20~35岁人员比例由68.5%增加至72.4%),吸纳紧缺工种人才更多(从201人增加到265人),特殊艰苦行业人员明显增加(从129人增加到241人),专业技术和紧缺工种覆盖面更广(从74类增加到86类),其中船舶起重工、动画绘制员、执业药师等特殊艰苦行业或紧缺工种可实现零的突破。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局长曾凯章介绍广州今年积分入户政
不变:申报时间和排名规则不变
据了解,2014年市政府印发《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有效期为2年。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曾凯章局长表示,2015年积分制入户的政策较去年没有变化,将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精心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积分制入户申请人应同时具备8个基本条件:一是年龄在20~45周岁;二是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三是在本市有合法住所;四是持本市有效的《广东省居住证》;五是在本市就业或创业;六是缴纳社会保险满4年;七是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八是无违法犯罪记录。与去年相同,今年积分制入户的积分指标设有“文化程度”、“技术能力”、“职业资格或职业工种”、“社会服务”、“纳税”5个项目,只要在5个积分指标中累计总积分达到60分即获得“入户门槛”。具备积分制入户申请资格后,只需比拼在本市缴纳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参保时间长短。
在基本政策、排名规则不变的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正在共同制订2015年度《广州市积分制入户职业资格及职业工种目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执业)资格和职业工种的数量都将比去年有所增加,使积分制入户惠及更多我市紧缺工种人才、特殊艰苦行业人员,吸引并留住更多低学历但又是我市急需的专才落户。
据悉,今年积分制入户工作的时间节点基本与2014年一致。具体安排如下:①8月1日至9月14日接受申请,申请人通过“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网上申请系统”填报相关资料,并按要求向受理窗口提交纸质材料;②10月下旬完成申请人资格初审,各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初审;③11月中旬完成审核排名,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申请人资料进行审核,最后按在我市缴纳社会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时间确定名单;④11月下旬公布结果,向申请人公开有关审核情况,向社会公示审核排名结果5天,受理相关举报或投诉;⑤12月下旬完成入户卡发放。
完善:全市开放30个积分制入户受理窗口
据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介绍,2015年积分制入户受理流程、相关规定要求都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该局将在各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下,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增设受理窗口。在去年25个积分制入户受理窗口的基础上,结合去年各区窗口受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申请人较多的区,进一步选择来穗人员多、交通便利的街道,如天河区的林和街、白云区的同和街等,适当增设受理窗口,并配齐打印机、扫描仪等服务设施。2015年,全市确定设立30个积分制入户受理窗口在申请期间同步开放,方便申请人就近选择窗口申报和咨询。
二是配强服务力量。各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积极统筹协调,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耐心细致的出租屋管理员专职担纲此项工作,每个窗口选配工作人员5人以上。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于本月22、23日,对各窗口的18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全员专题业务培训,学习巩固积分制入户的申办流程、网上申请系统操作方法以及社保、职业资格证书审核等方面的知识,确保熟悉政策规定、熟练操作流程,为申请人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
三是进一步简化申报流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积分制入户部分申请材料的验证证明开具流程较去年有了进一步的简化,如省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将不再需要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具验证证明,将可以登录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网站,进入个人证书信息页面,直接进行打印,使积分制入户的申请、审核更加便捷、高效。
四是广泛宣传引导。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对《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申办指南》进行了修订,并印制“指南”和《积分入户广州须知》等共14万份广泛派发,供来穗人员了解具体申请步骤、需提供材料及流程;市、区、街(镇)各级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将组织专家到重点厂区、企业和来穗人员密集的社区广场开办专题宣讲会或宣传咨询活动;早在今年4月,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编印了5万册《来穗人员服务指南》,刊载包括积分制入户相关规定的内容,在我市部分地铁站、志愿驿站(西关小屋)和各街(镇)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中心向来穗人员免费赠阅。
五是进一步优化系统并全面推行信息化。结合职业资格及职业工种目录的调整和信息化发展,针对2014年积分制入户网上申请系统运行情况,对系统进一步改造升级,确保系统安全顺利运行;同时在预审、初审、集中审核阶段全面实行网络化,并继续做好与“广州市户口迁入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生成、打印《广州市入户人员信息卡》,通过信息化手段使积分制入户人员及其随迁家属办理入户手续更加方便快捷。
【新闻链接】
2014年积分制入户工作于8月1日至9月14日接受网上申报,并同步在25个受理点接受纸质申请材料。期间,网上申请系统注册2.03万人,受理咨询1.53万人次,接收正式申请资料5459份。经各区(县级市)初审和联合职能部门集中审核、名单公示等阶段工作,于12月25日确定公布了2998名入户名单。截至2015年1月15日,按计划完成了发放积分入户人员和3745名随迁人员的“入户卡”工作。
2014年积分制入户人员呈现4个特点:一是年纪轻,入户人员中七成人员为35岁以下,男、女比例约为49∶51;35岁及以下共2108人,占总人数的70.3%。二是起点高,九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入户人员中90.6%具有大专(高职)以上学历,缴纳社会医疗保险时间均在84个月以上,最高为147个月。三是来源广、民族多。入户人员来自包括上海市在内的29个省(市、自治区),有布依族、达斡尔族等13个少数民族。四是自有房产或夫妻共有房产者超七成。